在這個喧鬧的世界裡,人人只想要靜音

「隔絕聲音」是現代人最想要的功能。

 

  「隔絕聲音」是現代人最想要的功能,靜音成為許多app與裝置的熱門功能,例如2019年Uber進軍全球市場時打著「可以指定司機不出聲聊天」,形同對人類也能按下靜音。一直自顧自聊天的司機固然不怎麼討喜,但我們是否真的能夠心安理得杜絕為我們提供方便服務的人們想說話的慾望呢?如果是的話,他們對我們來說還是人類嗎?聲音是一種關不掉的外來資訊,它比視覺更強硬的侵入腦海中。而關閉聲音、隔絕資訊的慾望,也化為各式裝置與功能按鍵,成了科技社會的一環。

 

  靜音按鈕是奧地利裔工程師羅伯特‧阿德勒(Robert Adler)於1956年在芝加哥的天頂電子(Zenith)工作時所發明,它是第一款市售電視遙控器「Space Command 400」的四個按鈕之一,另外三個按鈕(似乎更重要)包括開或關、頻道往上和往下,但阿德勒的老闆、綽號「指揮官」的前海軍情報官尤金‧麥克唐納(Eugene F McDonald)卻堅持保留靜音按鈕。

 

  阿德勒在1987年回憶說:「他恨透了廣告。」麥克唐納擔心廣告的持續干擾會扼殺電視這個新興媒體,因此天頂電子吹捧靜音按鈕能讓觀眾「關掉冗長且煩人的廣告噪音」。儘管如此,麥克唐納還是沒預料到穿插式廣告的出現,直到現在這個不斷被打斷的時代,人類才開始充分掌握靜音功能——不僅只在電子產品上,現實生活中也是如此。

 

  搭乘Uber時乘客如果不想跟司機交談就能開啟靜音選項,「喜歡安靜」是Uber設定的委婉說法(當然也可以切換成「喜歡聊天」),它似乎讓人們能自由選擇聽誰說話和聽什麼的夢想更接近了一步。

 

  然而,有些Uber司機對此不太開心,一名東倫敦的司機抱怨:「從司機的角度來說,這個功能很無禮,而且說實話很冒犯人,就像『給我閉嘴!』的意思。」Uber則表示這只是滿足客戶的期望,因為他們害怕如果不回應司機,司機可能會給乘客低分的評價,反之亦然,司機也害怕跟乘客說話會得到低分,自然不敢隨便開口。說實話,我們誰不會幻想希望讓一個討厭的同事、尖叫的小孩或過度熱心的服務生閉嘴呢?靜音功能保證可以實現安靜,因此也特別令人無法抗拒。

 

  Twitter在2014年也引入一項靜音功能(一種把自己關在舒適圈的功能),事後證明它成為社群媒體上最受歡迎的功能。與其「封鎖」反感的人(他們可能會發現),推特用戶可以自由地「靜音」他們(對方也不會發現)。2017年,推特再度推出一個以主題分類的靜音功能:如果不想知道當下的某些話題,你完全可以避開。Instagram近年也新增了靜音功能,可以不再看到朋友度假時所貼的炫耀自拍,就不用煩惱要不要退追或封鎖對方。

 

靜音功能保證可以實現安靜,因此也特別令人無法抗拒。

 

  臨床心理學家保羅・吉伯特(Paul Gilbert)表示:「我們變得越來越個人導向,所有人都裝出一副別人想看和想聽我們的生活,我們也經常樂於在社群媒體上這麼做。」他認為Uber或其他app的靜音功能,彷彿是讓我們脫離這種角色短暫休息幾分鐘的好機會,他繼續說:「人類是在相互認識的小型狩獵採集群體中演化而來,我們不一定適應一直與陌生人互動,人們發現這樣做非常累人。至少現在在計程車裡,我們有機會在安靜的環境坐著休息。」

 

  確實是如此,但《衛報》自由記者理查‧戈德溫(Richard Godwin)擔心,Uber的靜音功能硬生生地切斷了人與人之間的任何交流,而這原本是可以用語言溝通達成的事情。Uber司機表示,對他們來說判斷誰可能(或誰不可能)想聊天並不是難事,因為乘客的回應方式會很明顯表現出是否想交流的態度,或者更直接地戴上耳機。

 

  艾希特大學聲音人類學講師湯姆‧萊斯(Tom Rice)博士表示,人人都想要靜音的趨勢被稱為「聽覺空間的私有化」,他說:「在聲音研究中我們常說,不像眼皮,人類沒有讓耳朵關起來的生理機制。我們無法控制什麼聲音進到耳朵然後累積起來,而耳機是最接近這種目標的產品。」

 

  人們普遍認為,周遭環境正變得越來越吵,即使在家裡也是如此:微波爐和洗衣機現在更常發出嗶嗶警吿聲,某些產品甚至還會對我們說話。但是,大多數人並不是因為覺得這個世界令人難以忍受或感到混亂而想要安靜,萊斯說:「而是他們認為這些東西很無聊。」人們經常認為他們所接觸的聲音不值得一聽。

 

所有人都變成了原子化的個體,如果我們一直拒絕交流,我們就會更遠離社會、避開互動、失去助人與體驗快樂的機會。

 

  蒙特利爾麥吉爾大學的神經學家丹尼爾‧列維汀(Daniel Levitin)博士說:「當我們對現代生活進行調查,詢問人們生活中最大的刺激因素是什麼時,『討厭的音樂或聲音』通常排在前五名。」這跟人類聽力系統的運作方式有很大關係,列維汀接著說:「將聽覺與視覺進行比較,當你看一個物體時,它似乎是外在世界的東西。但對大多數人來說,聲音給我們的感覺就像是從大腦而來,這感覺更近也更具侵略性。」

 

  他補充說:「在最好的情況下,耳機可以說是一種控制環境噪音的方式。」2019年底,Spotify的用戶分享播放次數最多的歌曲時,許多歌曲包含「波聲」或「雨聲」,表明很多用戶聽聲音只是想避免被干擾,列維汀說:「但最糟糕的情況是,年輕人一邊聽音樂,一邊認為這樣可以提高注意力。但有成千上萬的研究表明,聽音樂很難讓注意力集中,它只是讓你變得更愉悅。」

 

  與此同時,人們「靜音」東西的能力緊追著我們想這麼做的慾望。「智慧型耳機」在矽谷被吹捧為新的「可穿戴式智慧型產品」,亞馬遜、蘋果和谷歌都在研發入耳式技術。初創公司多普勒實驗室開發的產品有望消除背景雜音,並放大特定的人的聲音,甚至提供即時翻譯。我們經常想像未來可能是一個充滿智慧型眼鏡之類的視覺介面,但這個目標可能更容易透過耳朵實現。很快地,我們或許真的能讓所有不想聽見的聲音消失。

 

  但誰知道還會有什麼被靜音?萊斯認為,爭論的焦點是這樣做傷害到公共空間的品質與社會結構——所有人都變成了原子化的個體。如果我們一直聽Podcast、音樂或白噪音,我們就會更遠離社會、避開互動、失去助人與體驗快樂的機會。

 

  萊斯說:「我個人並不反對耳機,我認為它們非常實用,而且豐富人們的聽覺生活。但我確實認為多留意周遭環境的聲音,你能從中得到有益的收穫,在你的日常生活中,你能說出五種讓你珍視、享受且豐富生活的聲音嗎?當你關掉水龍頭時發出的滴水聲、鳥鳴聲、森林間的風聲、橋下迴響的腳步聲……這樣的練習不僅讓我們留意特定的聲音,還能鼓勵我們從更寬廣的角度思索環境中的聲音,以及生活中我們對哪些聲音想要更多,而哪些想要更少。」

 

 

原文出處:Guardian

 

你可能會喜歡

比你更懂什麼長相可以吸引到你的AI

欸,快點溶掉我的諾貝爾獎章!

佛洛伊德就像火山的灰塵一般覆蓋我們:《精神疾病製造商》

聖經時尚新科學:所羅門王的豪華紫羊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