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女性並不支持生育自主權益

在性別議題上,生理性別的平均差異通常很小,不少女性選擇支持有利於男性的社會和政治立場,但也有許多男性支持有利於女性的立場。

 

  對於墮胎、性別平等與政府預算優先次序等重要的性別問題,女性和男性的觀點可能有所不同。然而,令人驚訝的是生理性別在這方面的平均差異通常很小,不少女性選擇支持有利於男性的社會和政治立場,但也有許多男性支持有利於女性的立場。

 

  墮胎被視為女性問題,因為它侵犯了女性的身體自主權與生育權,而「支持墮胎」政策讓女性能夠選擇控制自己的生育,自由決定她們未來的生活。因此,女性比男性更支持墮胎政策似乎很合理。但如果理由不是因為宗教信仰,還是有部分女性反對墮胎,是否支持墮胎的立場遠超出生理性別那麼簡單。

 

  蓋洛普(Gallup)於2018年至2020年在美國進行的民調發現,49%的男性和46%的女性自詡為「反墮胎人士」,而支持墮胎的男性和女性也觀察到類似差距,分別為46%和48%。在性別平等、性騷擾、醫療保險和教育相關的其他政策上,儘管兩性對這些議題的看法不同,但平均起來差異也很小——只有5%左右。

 

  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演化生態學教授羅伯・布魯克斯(Rob Brooks)試圖用「血親群體利益」的觀點釐清這種「悖論」,證明「如果女性擁有更多男性近親,那麼她更可能反對墮胎,理由是潛意識想保護自己近親的DNA傳遞」。同樣的,當男性獲知有重要的女性血親存在(特別是女兒)時,他們更容易主張性別平等。性別群體內部的社會和政治觀點的差異比想像中還要大。雖然人們普遍認為這是因為每個人的經歷不同,但布魯克斯的研究發現,人們不僅因為自身性別的利益而選擇立場,也會受到自己的血親性別影響改變看法。

 

人們不僅因為自身性別的利益而選擇立場,也會受到自己的血親性別影響改變看法。

 

  一系列的研究表明,孩子的性別能影響父母的看法:例如育有女兒的男性執行長所領導的公司,往往實施更性別平等的公司政策、更可能任命女性高層或與女性合夥人合作,對公司績效也有正面影響;另一方面,育有兒子(而非女兒)的男性執行長所領導的公司,他們給員工的薪水福利不但沒那麼慷慨,反而給自己的薪水更多。

 

  類似模式也能在政治領域看見。在美國,育有女兒的議員比育有兒子的議員更可能投票贊成「支持女性」的法案。在美國和加拿大,育有女兒的父母比育有兒子的父母更支持性別平等。

 

  有時,這種影響在後代還未出生就已經顯現出來。一項研究發現,兒子出生讓父母的投票意向右傾,而女兒出生則讓父母的投票意向左傾。另一項研究發現,當父母從產前超音波得知孩子性別時,就已經開始產生影響。

 

  1992年發表的研究發現,人們對墮胎的態度取決於自己有多少處於「有意外懷孕風險」年齡層的女性親屬,當年齡介於15至50歲的女性親屬越多,他們就越可能支持墮胎政策;反過來也是,當有越多處於生育年齡的男性親屬時,就越可能支持反墮胎政策。

 

  這項研究啟發我們思考性別問題是否不僅取決於個體自身的性別,還取決於其他家庭成員的性別組成。人類跟其他動物一樣,通常更偏袒對自己近親有利的選擇。

 

人類跟其他動物一樣,通常更偏袒對自己近親有利的選擇。

 

  布魯克斯的研究團隊提出了一個新的衡量標準「性別健康利益」,這不僅看一個人有多少不同性別的遺傳親屬,還要看他們之間的親緣關係有多近,以及還有生育年齡還有多久。有更多年輕女性近親(如女兒和姐妹)的人偏向支持女性,而有更多年輕男性近親(兄弟、兒子或孫子)的人則偏向男性。

 

  馬勒克・富拉蒂(Maleke Fourati)在新南威爾士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時,收集了突尼斯人對戴面紗習俗態度的資料(尤其是強制戴面紗),這為布魯克斯的性別健康利益量表提供了早期測試的數據。正如預測的那樣,男性比女性更傾向支持強制戴面紗,但是兒子比較多的女性更可能自願戴面紗,而且認為其他女性也應該戴面紗。這些母親之所以採取這種立場,很可能因為這是對兒子(而不是媳婦)有利的政策。

 

  在研究模型中,社會和政治態度的性別差異在成年期表現得最為明顯,那時一個人的生理性別對自身產生很大的影響。然而,隨著一個人生育能力減弱,他們現有的後代與其他親戚產生了更大的影響力。由於多數人的男性親屬和女性親屬趨近於相等,這意味著立場會朝著中心轉移。

 

  這項研究當然有幾分道理,它存在著幾乎所有生物學對人類行為詮釋的基本假設:「人會為了傳遞自身、或與自身相近的DNA而做出任何事。」不過,形成社會和政治態度的利益糾葛從來都不容易追蹤,中間還有很多因素也會產生影響。該研究提出了一個有意思的觀點,生理性別不同並非一定存在分歧,有些人因為其他因素(家庭、教育或經歷等等)使他們的價值觀更傾向於支持異性,而不是維護自身性別的利益。

 

 

參考報導:Conversation

 

你可能會喜歡

「泡泡聲」讓女歌手更有說服力

空手道的物理

飢餓與孤獨以相似的方式點亮大腦

一種守喪、一種流放,一種排除不了的哀悼:西蒙波娃《論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