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保羅的老婆:攝影家琳達‧麥卡尼

在1967年認識保羅‧麥卡尼以前,琳達的攝影事業已經相當成功。 

 

  在1967年認識保羅‧麥卡尼(Paul McCartney)以前,琳達‧伊士曼(Linda Eastman)的攝影事業已經相當成功。1967年,她被評為美國年度女性攝影師;1968年,她成為第一位為《滾石》(Rolling Stone)雜誌拍攝艾瑞克‧克萊普頓(Eric Clapton)肖像照的女性攝影師。

 

  儘管琳達的資歷深厚,但她最知名的身份還是「保羅麥卡尼的妻子」,而不是一名攝影家。保羅麥卡尼經常開玩笑說,他毀了妻子的事業,不過自1998年琳達過世後,保羅就以書籍和回顧展確保人們看見妻子的作品與成就。

 

  琳達‧麥卡尼(Linda McCartney)的回顧展經常到世界各地展覽,在每個地方都呈現出不同面貌。回顧展橫跨了30多年來的作品,從琳達最早開始拍攝的搖滾明星,如1960年代的披頭四(The Beatles)和珍妮絲‧賈普林(Janis Joplin),到日常的生活照、自拍照、攝影實驗,以及她生前最熱衷的事情:維護動物權益。

 

布萊恩‧瓊斯(Brian Jones)與米克‧傑格(Mick Jagger),琳達‧麥卡尼攝於1966年。

 

  琳達與被攝者建立了直接的連結與親密感,她的照片講述了人們的某個片刻,被攝者通常沒有刻意擺姿勢,而是充分展現出他們的性格與特色。

 

  這樣的概念也應用在琳達的自拍照中——通常是透過鏡子——提醒觀者這是她的生活與經歷,正如展覽標語所寫:「從我的眼睛深處,捕捉我的生活瞬間。」琳達曾在一段影片裡說道:「你必須抓緊那個時刻,而不是之前或之後。」

 

1966年米克‧傑格回眸的照片:當他走過一扇門時,回頭一看才發現琳達的鏡頭。

 

  有些照片觀者能看見那種「瞬間時刻」,比如1966年拍攝米克‧傑格(Mick Jagger)回眸的照片:當他走過一扇門時,回頭一看才發現琳達的鏡頭。或許這跟性別有關,因為女性不可感知,她們不具威脅性,只是默默存在於男人的世界裡,安靜地「待在那裡」;另一種可能是,這展現出琳達能深入暗處,從更隱密的角度觀察被攝者。

 

1975年在紐約東漢普頓拍攝的保羅與孩子們的照片中,孩子們跟在保羅身後,彷彿重現了哈默爾恩的吹笛手。

 

  琳達拍攝的眾多家庭照都描繪了保羅與孩子一起玩耍的情景,比如1983年保羅和兒子詹姆斯在洛杉磯的照片,父子倆在泡泡浴中打鬧,而保羅張嘴尖叫假裝被水吞沒;另一張於1975年在紐約東漢普頓拍攝的保羅與孩子們的照片中,孩子們跟在保羅身後,彷彿重現了哈默爾恩的吹笛手;1970年琳達與保羅的自拍照中,保羅與琳達在浴室面對鏡子,她手持相機微微向他靠攏,而保羅則拿著一台想像的相機。

 

1970年琳達與保羅的自拍照。

 

  澳洲攝影家朗達‧森伯格(Rhonda Senbergs)的作品就展在琳達的旁邊,突顯出兩名女性之間的協同效應(synergy)。朗達擅長運用跟琳達類似的方法和風格,捕捉了澳洲藝術界、家人、總理與普通民眾的生活。她們都是自學成才的攝影家,憑藉個人努力與才華走上拍攝之路,但遺憾的是同年出生的琳達和朗達,皆於1998年都因乳腺癌過世,享年57歲。

 

  兩位攝影師都具有幽默、玩鬧與戲謔的戲劇化風格,這也是策展者把她們同時展出的巧思:一個展覽如何闡釋與照亮另一個展覽,反之亦然。

 

 

原文出處:Conversation

 

你可能會喜歡

快樂的人有兩種

釣田邦子:改寫漫畫史的女性藝術家

初試啼聲的喬治哈里森:〈Do You Want to Know a Secret〉

傅柯與喬姆斯基談正義與理想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