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踏前人未至之境:《星艦迷航記》

原初系列中2260年代的企業號成員。

 

  1966年9月8日,由金‧羅登貝瑞(Gene Roddenberry)製作的科幻劇《星艦迷航記》(Star Trek)在NBC首播,但1969年播出79集後,由於低迷的收視率和廣告收入,電視台決定在第三季結束時停播。然而,早在1967年的世界科幻大會上,就已經出現了戴著史巴克(Spock)尖耳的「星艦迷」(trekkies)。有些事情似乎超出了電視台高層的預期,他們顯然不是敢於「勇踏前人未至之境」(to boldly go where no man has gone befor)之人。

 

  有趣的是,2022年過世的初代女演員妮雪兒‧尼科斯(Nichelle Nichols),她是星艦系列中第一批黑人女性,也是1960年代極為前衛的螢幕角色(《星艦迷航記》是美國電視史上第一部黑人女演員、亞洲演員和外星角色能跟白人主要演員平起平坐的電視劇):她迷人、知性,是一位受到敬重的語言學家跟通訊官。根據她本人的回憶錄,妮雪兒原本在第一季尾聲就想辭掉這個工作,一方面是她得到了夢寐以求的百老匯角色,另一方面是第一季的收視率真的頗差。

 

  然而,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恩(Martin Luther King, Jr.)最終說服她繼續飾演這個角色,金恩對她說:「我跟我太太還有三個小孩都是你的粉絲!我們準時收看這個節目!每個黑人都想要被那樣描繪,聰明、高雅、能歌善舞還能上太空,我們可以是教授,可以是律師……如果你走了,那扇門就關起來了。因為你的角色不是個黑人角色,甚至也不必然是個女人角色,他們找來替補的人更不會像你這樣。」

 

妮雪兒‧尼科斯(Nichelle Nichols)是星艦系列中第一批黑人女性;《星艦迷航記》也是美國電視史上第一部黑人女演員、亞洲演員和外星角色能跟白人主要演員平起平坐的電視劇。

 

  最終,在統包聯播(syndication)的推波助瀾下,《星艦迷航記》於各個電視台不斷重播,逐漸演變為一種流行文化現象。如今,從《星艦迷航記:原初系列》(Star Trek: The Original Series)衍伸的系列作品絲毫沒有減少的跡象:截至2022年,已經推出13部星艦電影(2023年年底預計推出第14部);動畫系列也算進去的話,電視劇目前也已推出了12部。小說、同人小說、影迷大會、克林貢語研究……乃至整個「星艦迷」次文化圈,星艦系列已成為一股文化力量。

 

  但一部短命的電視劇是如何長盛不衰,並吸引到眾多熱情忠實的粉絲呢?羅伯特‧科齊內茨(Robert V. Kozinets)將這股文化力量視為「當代最大的消費現象之一」。他指出,僅授權商品就已經賺進數十億美元,但更讓他感興趣的是這種強大的大眾媒體圖象的人類學含義,以及粉絲們深刻擁有的個人參與感。

 

1976 年,《星艦迷航記》的大部分演員受邀參觀以劇中企業號為名的「企業號太空梭」。

 

  《星艦迷航記》原初系列塑造了冷戰時期的道德觀,以及對烏托邦未來的願景——地球上所有文化都團結起來和平地探索宇宙——這是引起科齊內茨調查興艦迷的主因。也就是說,一些忠實的粉絲將他們對經典的投入比喻成一種宗教。對於那些把《星艦迷航記》神聖化的人們,這個文化提供了「強大的烏托邦避難所」,使其理念與「作為商業產品的膚淺地位」拉開了距離。

 

  因為即使《星艦》系列是一個商業產品,旨在賺取消費者的錢,但粉絲仍然使用這些文化產品作為他們個人的「道德與社群表達」。科齊內茨形容《星艦迷航記》是「極具影響力的行銷行為,但其中不可或缺的是在文化與次文化層面上,構建消費行為的意義與實踐」。科齊內茨指出,這中間潛在的矛盾很巧妙,因為必須「把消費與商業主義拉開距離,又要與道德共同體連結起來」。確實,這是一個「奇異新世界」,或許這是粉絲們在外星人的「娛樂經濟」中生存下來的一種方式——從個人行動中「分一杯羹」。

 

 

原文出處:Jstor

 

你可能會喜歡

《剩餘者》:末世餘生(2014)

與其在牆壁塗鴉,不如用馬賽克修補道路:法國街頭藝術家Ememem

「我們雖已化為骨灰,但仍繼續居住於此」──樂生的《殘響世界》

為什麼總是獨角獸?彼得畢格與《最後的獨角獸》(1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