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吻仍是一個吻,在卡薩布蘭卡:《北非諜影》80週年

《北非諜影》劇照。

 

  1942年11月,一部由匈牙利移民執導、前海軍軍官與一位名不見經傳的瑞典女演員主演的愛情片上映,由於是拿未完成的劇本就開拍,華納兄弟製片廠的很多人都不看好這部電影。

 

  結果是,它贏得了三項奧斯卡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麥考‧寇帝斯﹝Michael Curtiz﹞和最佳劇本)。這部電影由亨佛萊‧鮑嘉(Humphrey Bogart)和英格麗‧褒曼(Ingrid Bergman)主演,動人悅耳的配樂和場景設計,以及許多常被引用的經典台詞,使得這部電影聲名大噪,而它就是好萊塢最受歡迎的電影之一:《北非諜影》(Casablanca)。

 

  《北非諜影》根據一部未完成的舞台劇劇本《Everybody comes to Rick's》改編,電影背景主要發生於二戰期間鮑嘉在摩洛哥經營的一間夜店裡。「瑞克咖啡廳」(Rick's Café)是絕望的難民獲取非法出境簽證前往美國的地方,事情也因為納粹官員和愛管閒事的法國官僚變得複雜。一天晚上,瑞克的舊情人伊爾莎(Ilsa)與丈夫(地下抵抗運動的領袖)一起出現,尋求秘密前往美國的安全管道,隨後引出了這句經典台詞:「世上有那麼多城鎮,有那麼多酒館,而她卻獨獨走進了我這家。」(Of all the gin joints, in all the towns, in all the world, she walks into mine.)

 

  《北非諜影》在拍攝過程中被要求加速進行,以便配合盟軍進入北非地區的時事話題。電影計劃在1943年初上映,華納兄弟確實利用了美國主導的軍事行動取得的巨大成功,進而提升票房收入。最終《北非諜影》於1943年1月23日上映,順利趕上了邱吉爾與羅斯福的卡薩布蘭卡會議。

 

《北非諜影》劇照。

 

  《北非諜影》最明確的主軸是,無論戰爭或愛情,中立都很難維持。剛開始,瑞克堅決不關心政治:他已經厭倦了,對於周圍正在發生的難民危機無動於衷。但我們也瞭解到瑞克曾經熱衷參與政治,支持西班牙和衣索比亞的反法西斯陣營。電影透過鮑嘉精湛的演出探究了這種矛盾心態,當伊爾莎出現時,他的犬儒主義逐漸軟化,並對納粹軍官史特拉瑟的敵意與日俱增。

 

  這種政治轉變在好萊塢電影中最著名的場景中達到了巔峰:人們在瑞克咖啡廳高唱〈馬賽曲〉(La Marseillaise),完全無視納粹軍官正在唱德國國歌。這是一段充滿愛國主義與振奮人心的場景,使我們想起電影吸引我們、感動我們、使我們歡呼的力量。

 

 

  電影也將這間夜店變成了戰爭的縮影,裡面有跨國的顧客和同盟、中立、侵略與政治義務的競爭鏈。對於進入歐洲舞台一向謹慎的美國人來說,這樣的場景提醒觀眾對抗不公正、不寬容與交戰的必要性。

 

  英格麗‧褒曼的精彩演出也值得一看。她扮演的角色是一個從不展現自己情歸何處的女性,她應該跟拉塞羅(Lazslo)一起前往美國,還是回到瑞克身邊重燃在巴黎突然結束的戀情?

 

《北非諜影》劇照。

 

  褒曼在電影中表現的搖擺不定,大部分原因是劇本不斷被重寫,以及寇帝斯對於電影該如何收尾的猶豫不決,而它也提醒了世人褒曼的演技,影評人羅傑‧埃伯特(Roger Ebert)曾說:「(褒曼)不像許多女演員那樣,只是直盯著(一個男人的)眼睛看他們對下一句對白的想法。她凝視著對方的眼睛,探尋其中的含義和線索,當她與其他演員拍攝近距離的雙人鏡頭時,她會觀察自己的眼睛如何反映對方表情中最細微的變化。」

 

  她跟鮑嘉的對戲就是絕佳的典範,許多電影史學家認為《北非諜影》的偉大之處在於「無形的」風格:沒有炫技的鏡頭運動,沒有浮誇的剪輯手法,也沒有「看著我」的演技。

 

  法國影評人安德烈‧巴贊(André Bazin)曾把好萊塢製片廠電影的成功歸結為「體系的特質」。像《北非諜影》這樣的電影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它們在一個興盛的體系底下製作完成,而這個體系把說故事的人、創意專家、演員和劇組人員的能力置於藝術實踐的中心。

 

  《北非諜影》的影響力相當深遠。今天,它在美國電影協會過去百年的100部最佳電影中排名第三,也是有史以來最常被引用的電影之一。學者們因其佛洛伊德式的互文性而喜愛它,有些人則把片名「casa blanca」──西班牙語中的「白宮」(兩者字面意思都是白色房子)──視為美國外交政策的象徵,而我們依然讚嘆它簡單卻深刻的深度。

 

 

電影資訊

《北非諜影》(Casablanca)—Michael Curtiz,1942

 

原文出處:Conversation

你可能會喜歡

在曲折的夢想道路堅毅而美麗的姿態:Greta Gerwig

對有些人而言,最好的故事已經說完:《追憶人》

《浴血黑幫》其實是關於與創傷症候群共存的故事

實體與虛影的迷人舞蹈及其失誤:《迷離夜蘇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