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查理‧布考斯基(Charles Bukowski)今天還活著,你會問他什麼呢?最好避免問他如何或為何選擇成為作家這樣的制式問題——不僅是因為布考斯基肯定會用一些華麗的詞藻帶過,還因為他體現了每一個認真的創作者生活中的特點:缺乏選擇。布考斯基為了寫作而中途輟學,有一段時期,他在美國各地奔波,做著短期藍領工作,同時寫了數百篇短篇小說,但這些都沒有讓他躋身文壇。之後,他進入了一段沒有寫作的低效時期。
在沒有寫作的十年結束時,布考斯基差點死於嚴重的潰瘍出血。這個事件讓他回歸了正軌,就像與死亡擦肩而過那樣:他隨後辭去了郵局的工作,重新全職寫作。但僅僅過了幾年,他迫於現實又回到郵局工作,但這次他繼續堅持寫作,在每天輪班之前在打字機前埋頭苦幹。這段期間,他持續地書寫創作,但似乎依然沒有任何成功的跡象,至少在他步入中年之前都是如此。一部影片文章的旁白說:「布考斯基花了年復一年的時間寫作,辛勤地勞動維持生計,終於找到對他有利的環境,這樣他能夠獲得關注,成為一名成功的作家。」不過,布考斯基的墓誌銘卻刻著這行字:「別試了。」(Don’t try.)
「一個人如何成功實現自己的理想——一個人,儘管花了一段時間,但才華獲得極大的尊重與認可,這都是因為他不懈的努力——這樣的人怎麼會把『別嘗試』當成最後的遺言呢?」我們可以根據布考斯基寫給朋友——作家兼出版人威廉‧帕卡德(William Packard)的一封信來解釋這個問題,布考斯基說:「太多作家為了錯誤的理由而寫作。他們想要出名,想要發大財,想跟漂亮的女孩上床……當一切都順利時,不是你選擇了寫作,而是寫作選擇了你。」
布考斯基在信中寫道:「我們做得太多了,我們太努力了。別試了,別努力了,它本來就在那裡。它在那邊看著我們,渴望闖出緊閉的子宮裡。」正如影片旁白所說,他的意思或許是,「如果你必須努力去嘗試,如果你必須嘗試去關心某件事或想要得到某件事,也許你根本不在乎它,也許你根本就不想要它」。假如一想到不做這件事,就比過程中可能遭受的痛苦更痛苦;假如一想到生活中沒有它或從不去嘗試,就會使你感到恐懼害怕;假如它自然而然找到你,從你身上展現出來,彷彿就像完全不需要費力那樣,布考斯基可能會說:「那就去試吧,但如果你真要試,就用盡全力不斷地試下去。」這句話出自布考斯基的小說《Factotum》——這部小說講述了一名作家找尋藍領工作的故事,但這份工作並不會影響他真正的志業——布考斯基的墓誌銘或許可以延伸成這樣:「別試了,不然,就不要開始。」
原文出處:Open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