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在革命之必要:《青春並不溫柔》

《青春並不溫柔》以1994年草山學運為靈感,但這場學運的結局「一點都無關緊要」。

 

  從自由這堂課來看,台灣是所謂「華人世界」的資優生,但也是自由世界的遲緩兒童。許多人都認為台灣民主已久、自由已久,但其實國民對於生活的姿態,比如對情感或者藝術等事物的態度,在經濟方面表現資優的台灣,其實是超越黨派且不分藍綠地遲緩,正如一個由龐大事務官負責營運的國家必然跟不上政務官渴望的全體變革。

 

  而《青春並不溫柔》,正抓到這樣一個最明顯的時期,即便解嚴過後,仍然有一種權力是不容分說且不容質疑的存在。本應自由的校園中,當西方都已經經歷了繪畫現代化,經歷了解構與重構,經歷了存在與虛無,台灣才開始奮力突進,急起直追,又要解放,又要追求本土。

 

  而阻擋這些年輕生命的,是校園的官僚,比如片中的中老年美術系系主任,只有髮型西化的他比起藝術更重視自己的權力是否被挑戰。如同在另一堂課上由另一名女老師教授的西洋美術史,似乎止步於現代,對西方美術有種過時想像。而系主任那隨心情還有對學生印象隨意打分數甚至退學的舉措,引起了該系的學生的反抗運動。

 

  然而權力的另一面,是否就是自由?換言之,不義的對抗者,難道就一定是正義嗎?

 

《青春並不溫柔》劇照。

 

  導演蘇奕瑄尖銳的插入一表人才的學運領袖阿光做出了這樣的提問,在這裡,男性與男性的對抗不只是年老與年輕的對抗,還是進步與保守的對抗,同時還是非本土與本土的對抗。

 

  然而作為男性的學運領袖及其帶領的團體難道內部就沒有任何問題嗎?

 

  故而,《青春並不溫柔》不是又一個革命男性與其生命中兩位女性的故事,哪怕他之於整起事件非常重要,但他不是這個故事的主角,而只是故事的配角,這件事從一開始的敘事就決定了。

 

  片中兩位女主角,一位是出身普通的中產之家之女季微,另一位則是黨國大老千金魏青。前者本來對這一切抗爭活動毫無興趣,只是因為後者才捲入這場行動。而後者則出於對家世的罪咎以及對父親的厭惡而參與抗爭,在抗爭過程中,她逐漸發現自己與作為學運領袖的阿光有越來越多齟齬,特別是當有父親保護的她不斷想推進活動,讓活動更加激進以得到成效時,卻發現沒有靠山的阿光逐漸勾搭上了在野黨的政治人物,試圖達成某種點到為止的政治妥協。

 

  兩個人婆說婆有理,公說公有理,但阿光越來越難以忍受出身外系的魏青在眾人面前挑戰他的方案。

 

  「你只是覺得帶著黨國大老的女兒很風光吧?」在爭吵中,魏青說的這句話徹底激怒了阿光。

  而作為兩人關係旁觀者的季微將一切看在眼裡。

 

《青春並不溫柔》劇照。

 

  電影展現革命運動中的裂縫,並透過極為優美的攝影以及情緒激昂的音樂,注入一股又一股的纖細與曖昧,這是一個男性作為主宰者的世界,與男性作為反抗者的世界之間的縫隙。在這男性不以為然或者沒有觀察到的密道間,試圖喘息的兩位女性挖掘了獨屬於彼此的愛情,那首先是同理,然後是認可,最後才是兩具年輕胴體所碰撞出的激情,白茫茫的一片讓觀眾失明。

 

  這樣的激情,可以比刀槍還致命,特別是男性對其毫無覺察,並仍然一意孤行的用自己的世界觀去丈量女性的時候,那麼他們就會面臨無話可說的崩潰時刻。

 

  特別是當女性不再如他們所願,刻板的成為他們這些政治小英雄的枕邊同志或者家庭主婦,而是解放對彼此的情慾,並在歡愉中建立彼此的連結時。

 

  《青春並不溫柔》透過兩名女性,以及這場結果其實並不重要的運動,做出了它自己的宣示。那就是比起春秋大業,有時兒女情長更加重要。在革命的浪濤間,被褥的耳語亦有萬鈞之力,因為當人沒有辦法在情感裡去做出革命,從觀念上予以改變,無論選舉多少年,政黨輪替幾萬次,政治的變革永遠只會是表象的。甚至連所謂素人都難以豁免。

 

  特別是那些受著極權教育長大的世代,若不經細心過濾,只是幫其梳洗或戴上冠冕,然後使其登上大位,猴子都註定會脫掉西裝,在國際場合做出讓人貽笑大方之事,只因其對他人的情感視若無睹卻又引以為傲。

 

  內在革命正是如此幽微卻又如此重要。

 

 

 

電影資訊

青春並不溫柔》(Who’ll Stop the Rain)─蘇奕瑄,2023

你可能會喜歡

我們所處的時空依然存在這樣的精神嗎?《郵報:密戰》

一個女人如何罪該至死?《流麻溝十五號》

無性無戀世代的霓虹反抗:鄭淑麗《UKI》

與連續殺人魔一起長大:《我的朋友達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