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盛浩偉
今年開始努力控制社群媒體的使用,想多保留一點自己的時間,然而愈努力愈覺得困難,因為還是有那麼多似乎有義務要關心的事情,比如選舉、立院法案、奧運、假帳風波等等。只不過,面對這些事情的心態卻跟過去不太一樣了。以前還會想要轉貼消息讓更多人知道,或者也還會有想跟不同意見爭論的衝動,但現在卻總覺得各種資訊早就過度飽和,再說什麼好像也無濟於事。尤其,這幾年「認知作戰」這個詞開始被廣為使用,甚至經常被當成標籤濫用,彷彿只要看起來不對盤的言論、意見,都可能是認知作戰的一環。也因為這樣,每當被大量資訊包圍的時候,不禁就平添了一點懷疑和恐懼,額外令人心煩。
沒想到,讀了《打台灣不如騙台灣:中國對台灣認知作戰的Q&A》,反倒覺得豁然開朗,心更安穩了些。這本書的書名既直白又吸睛,也不無聳動,但內容卻非常條理分明,以56則QA勾勒出何謂「認知作戰」,以及該如何應對、破解,相當簡潔、清晰且實用。本書作者之一的立法委員沈伯洋,他在假新聞、資訊戰的努力已經是眾所周知;更引起我注意的則是列在首位作者的台灣民主實驗室,根據作者簡介,它主要研究國內外不實訊息的內容的敘事模式是如何、又是如何傳播的,並且找尋破解的方法,來「回應當前的民主挑戰」。我也確實覺得,《打台灣不如騙台灣》這本書一定程度上有達成這個目標。
讀完之後,再回頭反思我自己的經驗與困境,其實完全是因為不清楚「認知作戰」的概念到底該如何界定所致,於是才會只能望文生義來使用這個詞。書中不只是定義了什麼是「認知作戰」(主要在書中的第一部)並且用具體的案例、解析來說明(主要在書中的第三、四部),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書裡曾經至少兩次明確地提到:不要輕易把相左的立場與意見扣帽子、指認成是「認知作戰」,而是應該要觀察這些言論是否有集體行為,且有一定數量的帳號在彼此互動。(詳細可見書中第二十問〈怎麼檢查自己是否已經成為中國發動的認知作戰的受害者?〉與第二十四問〈認知作戰如何在社群平台發生?演算法如何加劇問題?〉,以及第三十二問〈中國如何在Facebook上進行認知作戰?我該如何判斷哪些被「炎上」的話題不是炒作出來的〉等篇章)。
我想,這和第一問〈什麼是認知作戰?〉篇章最後所提到的重點遙遙呼應著,書中提到:「值得注意的是,訊息本身的真偽,並非認知作戰的重點,事實上,中國對台灣進行的認知作戰,大部分都跟『真假』無關……與其只把焦點放在辯論訊息是否為真,我們更需要留意的是,一旦風向被成功帶起來後,人們不再能夠理性思考與對話討論,進而造成社會的分裂、對重大公共議題的冷漠。」──我的理解是,認知作戰並不是洗腦或是單純的意見帶風向,而是,只要它能夠造成一定程度的混亂,破壞各個立場以及不同群體之間信任的底線,那麼認知作戰就已經算是成功了、已經能對民主制度的政府及社會造成一定程度的「故障」。正因如此,我們才需要更謹慎看待、使用這個概念,也必須更積極瞭解我們正面臨的情況。
此外,我推薦大家閱讀《打台灣不如騙台灣》還有一個私心的原因。這些相關的內容,網路社群媒體動態牆上雖然還是見得到一則則長文、留言,但終究比較零散、隨機,且我們在吸收這些資訊的時候也通常是被動而破碎的;相對地,書更有架構與層次、更全面一些,而閱讀書的時候我們也更能把相關的資訊或知識統整在一起,這都是「書」在這個時代的優勢。當面對的是「認知作戰」、「資訊戰」這種議題,建立起我們自身全面的認知,也就格外重要。
就如同封底所言:「本書可以讓你有對資訊操弄與認知作戰的基本認知,就像是讓你的意識接種了疫苗,才有抗體來應對資訊洪流社會裡的種種不清不楚的認知操作,理解才會是最好的防禦」──理解才會是最好的防禦,這確實是讀完這本書的最大感受。
書籍資訊
書名:《打台灣不如騙台灣:中國對台灣認知作戰的Q&A》
作者:沈伯洋、吳銘軒、台灣民主實驗室
出版:大塊文化
日期: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