垮褲的次文化歷史:罪犯和幫派?

美國城市宣導停止繼續穿垮褲的看板廣告。

 

  九O年代因為嘻哈音樂的流行而興起的「垮褲」潮流,在台灣也曾因饒舌歌手阿姆的走紅風靡一時,這項次文化被當時許多的青少年視為自由的文化意識和拒絕主流的象徵。

 

  這一切可能都要歸咎於垮褲的起源,一般來說有兩種說法,而且都與監獄有關:一種是由於美國監獄禁止囚犯繫皮帶,以防止犯人將皮帶作為武器或上吊自殺的工具,這樣的結果導致囚犯的褲子極為鬆垮,出獄後也就帶著這樣的裝扮回到社會;另一種則是比較開玩笑似的認為,有些囚犯會將他們的褲子穿的很低來讓其他犯人知道他們是「性開放」的。不過馬薩諸塞大學研究次文化的歷史學家坦尼莎・福特表示:「我不認為垮褲起源於監獄這個說法有什麼確實的證據。」但無論是何種起源,「穿垮褲」這件事很成功的藉著嘻哈音樂,從監獄文化演變成一種次文化潮流。

 

在九O年代因為嘻哈音樂的流行而興起的「垮褲」潮流,台灣也曾因饒舌歌手阿姆的走紅風靡一時。

 

  這樣的裝扮卻也引發許多無法接受的民眾不滿,就連美國總統歐巴馬都曾在MTV電視台的訪問上表示「希望兄弟們應該拉起自己的褲子」,以示對其他人的尊重。除此之外,美國各地政府近年來更出現相關法令嚴明禁止穿垮褲行為,輕則罰錢最重甚至可能入監服刑,罰責也各有差異。像是美國路易斯安那州曼斯菲市取締「穿著寬大褲子露出內褲甚至屁股者」可罰150美元或拘役15天;而今年七月佛羅里達州的城市奧卡拉實施更重的刑責並訂下準確地規範,違反者將面臨五百美元罰款或最長達六個月的牢獄之災。

 

  這個最新的垮褲法案是由奧卡拉市議員Mary Sue Rich所推動,她對此曾表示:「我只是厭倦盯著那些年輕男士的內褲,這非常不尊重人。我相信這項法案會讓他們學會尊重自己,而且我敢打賭十個人裡面有九個人沒有工作。」

 

  這樣的發言不禁讓人聯想,難道穿垮褲就必定與失業者或罪犯劃上等號嗎?洛杉磯警官維克托・文森在1988年左右根據《洛杉磯時報》的文章,也曾警告當地的家長們要注意孩子接觸到幫派,他表示他們最大的共通點就是透由垮褲裝扮來認識彼此。事實證明,不管是現代或是三十年前,這樣的刻板印象一直存在著。

 

美國弗林市(Flint)所定出的垮褲規範圖說,若是違規可能將會被開罰五百美元。

 

  穿著寬鬆的衣褲與罪犯的關聯,這一切都可以追溯至比嘻哈音樂或街頭幫派更早以前。在1930年代,美國的非裔與墨西哥人開始在加州地區穿著過大的西裝和鬆垮的西裝褲,這種服飾被稱作:阻特服套装(zoot suits)。

 

  研究次文化的歷史學家坦尼莎・福特認為,這樣的服飾潮流是偶然的,因為當時許多孩子的家境並不允許他們購買合適的衣褲,因此許多家長會到舊貨店裡去買衣服導致不合身。然後這股潮流便隨著黑人爵士音樂家走訪全國各地演出而蔓延開。

 

當時除了非裔、拉美裔穿著寬鬆的阻特服飾外,其實在白人間也相當流行。

 

  如今阻特服套裝被看作爵士時代和二戰時期的潮流,但在當時穿著這樣的服飾非裔與墨西哥人,會被視為罪犯或是幫派集團的成員,不分規模大小的報章雜誌更一致認為,穿著這類衣服的人們是道德敗壞的徵兆,正如同數十年後文森警官和市議員的想法。

 

  因為這樣的穿衣風格連結到爵士音樂,接著又讓人連結到都市的展演空間,最終聯想為與地下組織有關,而犯罪行為又時常被歸咎於非裔與拉美裔的美國人。隨著戰爭爆發使得紡織布料這些原物料的短缺,讓這些穿著鬆垮服飾的年輕人被大眾視為公敵,認為他們不僅是時常犯罪,更拖累正處於戰爭時期的國家。

 

1940年代初期,洛杉磯的白人海軍陸戰隊現役軍人、英美集團的水手與數百名警察,擅離崗位上街去找尋拉美裔和非裔年輕人,並在電車或人群中對他們加以施暴。

 

  這股持續累積的怒氣和媒體過度渲染的結果,最終爆發了暴力事件,讓這些穿著阻特服的族群變成民眾發洩的代罪羔羊。1940年代初期,洛杉磯的白人海軍陸戰隊現役軍人、英美集團的水手與數百名警察,擅離崗位上街去找尋拉美裔和非裔年輕人,並在電車或人群中對他們加以施暴。其中最惡名昭彰的便是一名年輕的拉美裔男子,在加州附近的西班牙語社區被謀殺的案件。這些事件引發許多跟隨效應,使得全美各地像是博蒙特、芝加哥、聖地牙哥、奧克蘭、底特律、費城和紐約等城市都發生類似的攻擊事件,阻特服暴亂(Zoot Suit Riots)也演變成全國性的醜聞。

 

  隨著戰爭結束和時間推移,這樣的事件才逐漸平息。一直到後來進入主流的嘻哈音樂,進而讓「穿垮褲」發展成為次文化的一部份,即便這讓許多人依然刻板的聯想到犯罪和幫派,但也許最終回頭看,便會像二十世紀初期的阻特服一樣,成為一個時代特別的象徵。

 

 

 

圖片出處

WikipediakerryannalimNPR

你可能會喜歡

請把大學還給我們!被消失的教育家林茂生:《臺灣人的學校之夢》

《Photoplay》雜誌:追逐名流文化的誕生

行動代號「珍」:秘密墮胎互助組織背後的女人

萬物都有裂縫,那是光照進來的契機:Leonard Co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