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倫青年的躁動:摩德族與搖滾客

由於摩德族(右)與搖滾客(左)彼此風格品味背道而馳,形成英國社會兩個互相鄙視、零星衝突不斷的對立族群。

 

文|Mumu Dylan

 

 

  從1950年代戰後逐漸崛起的摩德族(Mods)文化,當時是英國青少年最流行的次文化,他們梳著整齊服貼的頭髮、穿著乾淨俐落的訂製西裝、騎著義大利製造的偉士牌(Vespa)或蘭美達(Lambretta)改裝速可達,喜愛聽著現代爵士樂、靈魂樂、節奏藍調,以及部分的搖滾樂。他們吸食安非他命和各類小藥丸,並聚集在俱樂部通宵跳舞,英國民眾都暱稱這群摩德族為「Teddy Boys」。

 

  到了1960年代中期,由於美國搖滾樂大量的傳入英國,部分的摩德族紛紛轉向搖滾的懷抱,這群為數不少的「Teddy Boys」也演變為與摩德族截然不同的搖滾客(Rocker)。他們梳上龐畢度油頭、身穿黑色皮夾克和機車靴(有時候是厚底鞋)、騎著打檔摩托車,而音樂當然少不了搖滾樂。由於彼此風格品味背道而馳,逐漸形成兩個互相鄙視、零星衝突不斷的對立族群。

 

(上圖)1961年的Beatles還是以搖滾客的外型在演出,直到後來(下圖)被經紀人改造成我們所熟悉的摩特族形象。

 

  在音樂方面,英國傳奇樂團The Beatles早期在1961年左右,還未大紅大紫的時候曾經是搖滾客的裝扮,但後來經紀人Brian Epstein便決定將他們的形象改造成為摩德族的外貌,這樣的改變也被市場所接受。另一組帶有更鮮明摩德色彩的樂團則是The Who,除了外型裝扮之外,他們的樂團Logo正是摩德族的象徵標誌,〈My Generation〉更是當時摩德族琅琅上口的國歌。

 

雙方在艾塞克斯郡的度假勝地克拉克頓,爆發的衝突後共有97人被警方逮捕,也登上英國報紙頭條。

 

  摩德族與搖滾客這兩大族群,隨著時間不斷的茁壯吸引青少年,彼此的恩怨卻也逐漸累積,漸漸地從次文化演變成全國性的社會問題。1964年英國春天的銀行假日(Bank Holiday),雙方在艾塞克斯郡的度假勝地克拉克頓爆發衝突,共有97人被警方逮捕,在此之後,越來越多的鬥毆事件爆發,從伯恩茅斯一直到馬蓋特。

 

1961年8月,摩德族與搖滾客在濱海小鎮布萊頓爆發了最臭名昭彰的一次大規模械鬥事件。

 

  同年八月的銀行假日,當海濱小鎮布萊頓正在慶祝聖靈降臨節,摩德族與搖滾客又一次爆發了最臭名昭彰的大規模械鬥事件。雙方在小鎮上互相追逐扭打嚇壞了遊客,還順勢砸毀了當地店家,最後直到深夜才在警方大動作調派的逮捕之下宣告落幕。這起事件被新聞媒體大肆報導,他們形容摩德族與搖滾客是英國的「內部敵人」,就像是無法撲滅的森林野火,並且對他們進行許多負面報導(有些甚至是不實地指控)。後來在1979年上映的電影《Quadrophenia》裡,詳盡地描述了那個混亂時期的真實樣貌。

 

摩特族與搖滾客的鬥毆不僅嚇壞遊客,就連當地商家也遭受魚池之殃。

 

  不管是摩德族或搖滾客,這些自二戰後成長的倫敦青年,他們與父母之間沒有交集,也不被上一代的人們理解。生活在迷惘的青春期與不確定感中,他們都希望成為同儕間最與眾不同、不可一世的人物,用反叛和躁動宣洩著對人生的不安,藉著驕傲地大喊:「我們是摩德族/搖滾客!」來尋求一絲的認同和歸屬感。

 

 

 

 

 

參考電影

Quadrophenia

 

圖片出處

Design ObserverMirrorThe Video BeatTumblrFit for a Femme

 

 

你可能會喜歡

《阿拉斯加之死》背後的殘酷真相

西伯利亞是天堂也是地獄:《俄羅斯》

Arctic Monkey首次演出的動機:因為Alex Turner想追女生

鑽石、生薑和鼓,肩並肩直到2025年:The Unicor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