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別總是不容易的,特別是當你最喜愛的音樂家過世。不僅是樂團指揮、作曲家,乃至於鋼琴家、歌手和樂評,2014年的古典音樂界失去了許多大師級的音樂家。這些偉大的音樂家們透過演出和錄製音樂,在生活中陪伴著我們成長,產生緊密牢固的關係。
克勞迪奧・阿巴多(Claudio Abbado,1933.6.26-2014.1.20)
交響樂和歌劇的大師級指揮家,阿巴多獨特的指揮風格讓音樂自身表現的淋漓盡致,從莫扎特乃至現代主義他都能充分掌握。他在許多世界首屈一指的音樂機構擔任首席指揮,包括柏林愛樂樂團、斯卡拉歌劇院樂團等世界著名樂團。
羅伯特・阿什利(Robert Ashley,1930.3.28-2014.3.3)
1970年代,這名美國作曲先鋒反思了歌劇的未來,他透過嚴謹絕妙的作品夾雜著狡黠的幽默,不為傳統歌劇院作曲而是在美國人最常觸及到的媒體:電視。他迷人的歌聲也讓他演出了大量的戲劇和歌劇,並同時對電子音樂和其他科技充滿興趣。
約瑟夫・克爾曼(Joseph Kerman,1924.4.3-2014.3.17)
美國音樂評論家和音樂學家,被視為「新音樂學」的先驅人物之一。1950年在普林斯頓大學獲得博士學位,隨後任教於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他以批評作為音樂學的研究方向,並將歷史的研究方法結合到音樂分析中,重視音樂的社會文化背景和關注歷史表演實踐。
約翰・雪利-夸克(John Shirley-Quirk,1931.8.28-2014.4.7)
實驗室的損失卻是古典音樂界的收穫,約翰・雪利-夸克在利物浦原本是名科學老師,但最終成為一名天賦過人的男中低音,唱著歌劇、聖樂和獨唱演出,並與班傑明‧布瑞頓(Benjamin Britten)的音樂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洛林・馬捷爾(Lorin Maazel,1930.3.6-2014.7.13)
馬捷爾是個音樂神童,八歲時首次公開指揮一支大學交響樂團,並於15歲時第一次小提琴演出。至此之後他的生活忙碌於帶領指導世界頂級的樂團(克里夫蘭樂團,紐約愛樂樂團)和歌劇院(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柏林德意志歌劇院),並抽空作曲及開辦自己的夏季音樂節和音樂學校。
卡爾洛・貝岡吉(Carlo Bergonzi,1924.7.13-2014.7.25)
義大利抒情男高音貝岡吉被譽為當代最正宗的威爾第(Giuseppe Verdi)詮釋者,他擁有詩意般的歌喉,並在紐約大都會歌劇院演出超過30年。
彼得・斯克爾索普(Peter Sculthorpe,1929.4.29-2014.8.8)
這名澳大利亞作曲家可能是「最澳洲」的一位,在他的音樂中廣泛汲取了澳大利亞原住民、日本、東南亞的傳統音樂和樂器,並且關注於社會及環保議題。
法蘭茲・布魯根(Frans Brüggen,1934.10.30-2014.8.13)
古樂復興運動領導人物之一的荷蘭音樂家法蘭茲・布魯根是一位極具魅力和自由思想的音樂家,後來他創立了十八世紀管弦樂團並擔任首席指揮,尤以海頓、貝多芬、舒伯特之交響曲見長。
莉西亞・阿爾班妮絲(Licia Albanese,1909.7.23-2014.8.15)
雖然出生於義大利,但女高音阿爾班妮絲她大部分的音樂生涯都貢獻給了美國,尤其是紐約大都會歌劇院,從1940年至1966年她一共表演了超過四百場演出。
瑪格達・奧莉薇蘿(Magda Olivero,1910.3.25-2014.9.8)
享壽104歲的義大利著名女高音瑪格達・奧莉薇蘿,演出生涯長達70餘年,直到99歲才離開舞台。她以戲劇性激動人心的嗓音和義大利寫實主義風格享譽全球,是歌劇史上不可或缺的要角。
克利斯多夫・霍格伍德(Christopher Hogwood,1941.9.10-2014.9.24)
世界級的指揮家和羽管鍵琴演奏者,於1973年創辦古音樂學院樂團,致力於演奏巴洛克時期之後的作曲家,倡導復古式的演繹。透過推動這種表現方式,影響了現代交響樂團的表現手法。
克勞德・法蘭克(Claude Frank,1925.12.24-2014.12.27)
德裔美國鋼琴家克勞德・法蘭克從未遠離所鍾愛的貝多芬、舒伯特和布拉姆斯,他精湛穩固的詮釋受到世人的尊敬,尤其是1970年代彈奏的貝多芬32首鋼琴奏鳴曲。除此之外,他也與小提琴家女兒帕梅拉‧法蘭克一起錄製美麗迷人的音樂。
圖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