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底片公司柯達在2008至2012年相繼宣布停產已有73年歷史的彩色正片「Kodachrome」,掀起傳統相機愛好者的一波屯貨潮。柯達的彩色正片是老一輩攝影愛好者的指定品牌,它記錄了許多經典瞬間,例如美國總統甘迺迪遇刺照片便是它的傑作,甚至民謠歌手保羅賽門在1973年還專門為這款正片做了一首歌。
我們所熟悉的伊士曼柯達公司(Eastman Kodak Company,簡稱柯達),前身其實稱做「伊斯曼乾版公司」(Eastman Dry Plate Company),由發明家喬治·伊士曼(George Eastman)和商人亨利·斯壯(Henry A. Strong)於1881年建立。他們生產的第一部傻瓜型膠捲相機「柯達」(Kodak),以清脆的「喀答」快門聲為名,當時該款相機獲得了巨大成功,從此以後,柯達這個名號便走進了攝影界。
柯達的膠卷陪伴人們走過百多年歷史,幾乎成為銀鹽底片的代稱,1895年德國物理學家倫琴用Kodak膠片拍攝了世界上第一張X光照片;1966年,它隨著作家約翰·格林一起完成太空之旅;而在電影膠卷領域,它也從1891年一直保持壟斷地位至今。
它替人們留下許多美好回憶,卻很可惜無法繼續陪伴我們。雖然1975年,柯達工程師史蒂芬·沙森就開發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數位相機,但柯達高層卻沒有重視這件事。由於柯達轉型太晚,已經很難在數位相機產業賺到錢,加上傳統底片市場雖然萎縮,但依然是柯達首要獲利來源。這位底片巨人也許因為昔日包袱太沉重,始終未能成功「數位化」,面臨破產危機。
隨著這波數位衝擊,許多底片公司都相繼轉型。2013年,連富士都退出電影製片產業,徒留柯達一人孤軍奮戰。由於現在絕大多數的電影院都投資在數位投影設備上,大大降低電影工作室使用膠卷的必要性,去年夏天柯達開始停止製造醋酸纖維素(製造底片的片基)。派拉蒙就在2014年1月宣布《銀幕大角頭2:傳奇再續》(Anchorman 2: The Legend Continues)將是最後使用35mm膠卷拍攝的電影。
不過諸位像是克里斯多福‧諾蘭的導演們仍擁護著膠卷,並幫助它延續生命,因為使用膠卷拍攝能夠減少後製經費。他告訴好萊塢記者說:「如果有人告訴你,你將無法有所選擇(拍攝方式),這將是個值得創作者關注的重要議題。」
因此他和昆汀.塔倫提諾、賈德.阿帕托與J·J·亞柏拉罕,從2014年就開始設法與柯達公司協議,現在終於拍板定案。J·J·亞柏拉罕也說,這不僅只是個讓柯達延續下去的好想法,它同時也是美學與物質上的大事。
在這些知名導演的努力下,柯達公司目前已經確定未來安全無虞。電影製片大廠舉凡迪士尼、福斯、派拉蒙、索尼、NBC環球以及華納兄弟聯手確保柯達繼續營業。雖然無法悉知確切金額及期限,但可以知道的是,這些製片廠協議在未來的幾年內將繼續購買一定數量的柯達膠卷。而柯達目前也正在努力和獨立工作室及電視產業取得相似的協議。有了導演們的支持,柯達總裁安德魯‧伊凡斯基(Andrew Evenski)告訴好萊塢記者:「我們不走了!我想讓人們再次為膠卷瘋狂起來!」
圖片出處
封面圖片credit:Jo Christian Oterhals@flic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