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胎裡的戀童癖

研究結果顯示,神經發育過程中的某些方面,的確可能影響一個人的戀童傾向。

 

編譯|Mumu Dylan

 

  部分的心理學家主張,定義戀童癖是犯罪行為或精神疾病並不是那麼壁壘分明。最近加拿大溫莎大學(University of Windsor)的研究發現,多數的戀童癖往往是左撇子且臉部有明顯缺陷,被稱為輕微身體異常(Minor physical anomalies, MPAs)。研究結果顯示,神經發育過程中的某些方面,的確可能影響一個人的戀童傾向。

 

  首席研究員費歐娜・德什尼科(Fiona Dyshniku)在研究聲明中表示:「不斷累積的證據都說明了神經發展與戀童傾向息息相關。如果我們能找出戀童癖的生物學基礎,能從非常早期甚至是孕期開始前就發現,這將會影響且有望改善這個群體的治療方法。」

 

  費歐娜及她的同事在多倫多的醫學實驗室招募了140名成年男性,針對某些身體上的異常和慣用手進行評估。接著對每位參與者的心理狀態和非道德性行為進行評估,他們使用了刑事的醫療鑑定:談論受試者的性史,以及用陰莖膨脹測量(phallometric testing)來探究他們的性癖好。

 

描述戀童癖的經典電影《蘿莉塔》(Lolita)海報。

 

  相較於其他受試者,研究中被測定為戀童傾向的男性,他們大多有輕微的臉部及頭部缺陷,而且戀童指數測定上都得到高分。這些臉部及頭部的異常包括了分離耳垂、畸形的耳朵、以及較高或尖的上顎。

 

  由於臉部變形與孕期初期形成中樞神經系統的胚胎組織是相同的,因此科學家懷疑這兩者發展有其關聯性。這些面部缺陷尤其又以男性更為普遍,通常肇因為出生前就經歷了像病毒、酒精或毒品、不順利的分娩過程或營養不良的情況。研究結果也顯示,大部分的戀童癖是左撇子,這與過去的類似研究結果是相同的。左撇子或右撇子在生命形成的非常早期就已經決定,是胎兒認知能力發展的一種直接結果,例如該研究中被測定為戀童傾向的受試者有8至12%是左撇子。不過,加拿大研究人員最近發現戀童癖者中,約有三分之一的人慣用左手。

 

  臨床神經心理學家同時也是該研究的參與者瑞秋・法齊奧(Rachel Fazio)表示:「如果我們對傷害行為能有更多病原學上的了解,我們就能創造出更多有效的治療方式並提早預防。很這麼多年以來,人們始終認為猥褻幼童是一種經由學習而來的行為模式,像是施暴者也曾經在童年經歷性侵害。當然這有可能是某些案例的成因,但這不並適用於那些出生後就有戀童傾向的人。」

 

 

參考報導:Medical Daily

 

你可能會喜歡

我是媽媽的過敏原:《人際過敏症》

人類的老二演化成如此平淡無奇的原因

漢尼拔的音樂清單:精神疾患有特別喜歡的音樂類型嗎?

在腦中描繪一下吧,但有些人真的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