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紙片和圖畫製造聲音:蘇聯早期的合成音樂

阿佛拉莫夫手工繪製的聲音波。 

 

  在1920年代初期,包浩斯藝術家拉斯洛・莫侯利-納吉(László Moholy-Nagy)提出了一種概念,他認為藉由理解留聲機唱片的溝槽紋理,也許能實現全新的音樂創作形式。他相信透過類似的實驗將可讓作曲家、音樂家和藝術家創作音樂,而不需使用任何樂器幫助。莫侯利-納吉甚至認為留聲機很可能會成為一部「全面性的儀器」,取代從古至今所有的樂器和播放裝置。

 

  隨著1927年全球首部使用聲話同步的電影上映,美國歌舞片《爵士歌手》(The Jazz Singer)的到來讓科學家距離莫侯利-納吉的概念離實現越來越近;而跨越海洋的另一端,蘇聯也在1929年製作了他們的第一部聲話同步影片《五年偉大計劃》(The Five Year Plan for Great Works),聲音與影像同步的可行性啟發了蘇聯的實驗家。

 

工程師Evgeny Sholpo製造的儀器「光學合成器」(Variophone)。

 

  1930年秋天,俄國作曲家阿佛拉莫夫(Arseny Avraamov)成立了一支實驗團隊「Multzvuk Group」,實驗室總部設立在莫斯科的莫斯科電影製片廠(後來轉移至攝影與電影科學研究院「NIKFI」和「Mezhrabpomfilm」),他們致力於研究圖像化的合成聲音技術。為了製作出手繪的音軌,阿佛拉莫夫找來專門的繪圖員兼攝影師Nikolai Zhelynsky、動畫師尼古拉‧沃伊諾夫(Nikolai Voinov)、聲學專家Boris Yankovsky和工程師Evgeny Sholpo。沒過多久,他們便成功製作出首部運用「手繪合成音樂」技術的短片〈裝飾音〉(ornamental sound)。

 

 

  回到實驗室裡,工程師Evgeny Sholpo正與另一名作曲家林姆斯基-高沙可夫(Rimsky-Korsakov)合作製造一台「光學合成器」(Variophone),試圖利用手繪圖像來創作合成音樂,並能夠把它同步至35厘米膠卷影片中。雖然研發起來特別費勁,但製作出來的成品卻非常俐落乾淨,聽起來就像早期八位元的遊戲配樂。

 

 

  實驗室的另一端,動畫師尼古拉‧沃伊諾夫(Nikolai Voinov)也在研發用剪紙製造出合成音樂的方法,這個技術運用了磁帶和「48音調微音系統」(ultra-chromatic 48 tune microtonal),能直接在磁帶上繪製合成音樂。沃伊諾夫運用這種技術製作出了非常簡易的動畫短片,如《拉赫瑪尼諾夫前奏曲》(Rachmaninov Prelude,1932)和《烏鴉的舞蹈》(The Dance of the Crow,1933)

 

 

  阿佛拉莫夫的研究團隊就這樣在莫斯科的幾處實驗室進行著,他們期盼能製造更多的合成音樂,並理解音樂語言裡的幾何圖像。可惜的是,這項研究並沒有持續多久,在短短幾年後就因為資助中斷而被迫停止。「Multzvuk Group」從1930到1934年關閉期間,一共製作了超過兩千公尺長的音軌。

 

1936年2月,《Modern Mechanix》雜誌報導了沃伊諾夫的剪紙實驗。

 

 

圖片出處

MonoskopDM

你可能會喜歡

乾淨到人不能喝的水:《我們如何走到今天?》

喔耶!我剛在布達佩斯大飯店打卡了

虎鯨媽媽被成年兒子帶賽一世人

利維夫:一個向世界開放的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