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學為父,音樂為母,成長於山巒和溪流的合奏之中,喜歡從哲學中讀出詩意,在詩歌中發現思想。
2024/10/14 19:20
《賽博格之戀》是韓國導演朴贊郁2006年的電影,除了以精神病院為場景,也以精神病患為角色,精準刻劃出韓國社會的病態特徵對人的壓迫。這些病徵的出現不只相互牽連,在2024年看來,仍深具洞見,並深切呼應著東亞社會的現況。本文第一部分,將分析電影中的精神病患,凸顯出社會的哪些病態特質。本文第二部分,則探討當上帝已死,作為最高價值的善,被財富、權勢和消費取代,虛無主義瀰漫的當代社會,人們如何面對虛無?存在的理由為何?人類存在的價值為何?本文將藉由《賽博格之戀》這部深具哲思的電影,來回應這三個疑問。
2024/06/06 23:00
「民主」絕對是每個人都有義務去守護並加以鞏固的理念,但是,身為女人,在臺灣參加社運,該注意什麼?該注意社運現場中,那些經驗老道的男性,趁著社運現場中「守護民主」作為最高價值所渲染出的政治激情中,進行「性狩獵」。他們會假裝關懷你,與你完全站在同一陣線,毫無保留地支持你並與你一同追求被奉為圭臬的「民主」。在近距離的肢體接觸中、在完全喪失理性的政治狂熱中,引發「哇!我們挺身而出,我們真有guts!」的自戀狀態,借此輕易捕捉獵物。
2024/05/22 15:00
大部分的人認為自殺是自私的行為,他們麻痺情感,拒絕不在場的死者的視線。相反地,歷經悲痛,而將他人的自殺視為禮物來接受的人,則敞開自身,迎接這最慷慨的贈予、最隆重的禮物──感受死者那道如同上帝凝視著我的視線。這是一道我不可能與之交會的視線,時時刻刻環繞著我,逼迫我面對不在場的死者,也賦予我承擔起他人自殺的責任。但是,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能力也是有限的,人格更絕非完美的。我該如何以我的有限,來回應死者的無限以及上帝的無限、全能與完美呢?
2022/12/14 12:00
在網路愛情詐騙案件越來越多、約炮逐漸常態化的當今社會,「為什麼不愛了?」成為人文學科試圖回應的提問。拜讀了幾篇社會學家伊娃.易洛斯《為什麼不愛了》的書評,大致理解了易洛斯針對「為什麼不愛了?」的回答是,從宗教和家族的束縛中解放出來的婚姻自由、情感自由與性自由,使得人們的情感活動不再依循著過往的契約關係,如:交往的目的必定是結婚生子。雙方的互動更為自由隨興卻也同時感到手足無措,再加上資本主義社會將示愛行為扁平化為消費,導致人們落入了不重視承諾與責任感的消極關係中。